跳至主要内容

彪炳史迹:安徽历史20件大事

 

彪炳史迹:安徽历史20件大事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武皖:桐城派最后的军旅都履和先生 -------东北军6旅15旅长苏炳文、东北军53军长周福成、湘系73军长王東原、陈诚、张学良、74军长施中诚 湖北省安徽省秘书

武皖:桐城派最后的军旅文人都履和(1)--东北军6旅15旅长苏炳文、东北军53军长周福成、湘系73军长王東原、九战区六战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东北军统帅张学良、74军长施中诚 湖北省安徽省秘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TSBGcHQoY&list=UUgV4lgd_iskkpIsgj_2z50Q&index=2 武皖:桐城派最后的军旅文人都履和(1)--东北军6旅15旅长苏炳文、东北军53军长周福成、湘系73军长王東原、九战区六战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东北军统帅张学良、74军长施中诚 湖北省安徽省秘书 苏炳文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8F%E7%82%B3%E6%96%87/1682739 周福成53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1%A8%E7%A6%8F%E6%88%90/101456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8%87%E7%82%B3%E6%96%87 万福麟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7%E7%A6%8F%E9%BA%9F/11013428 於駟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E%E9%A9%B7%E5%85%B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8E%E9%A9%B7%E5%85%B4/10085257 國民革命軍第53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6%B0%91%E9%9D%A9%E5%91%BD%E5%86%9B%E7%AC%AC53%E5%86%9B 何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D%95%E9%8D%B5 浮生簡述(王東原將軍回憶錄)~絕版書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767667/ https://tw.bid.yahoo.com/item/%E6%B5%AE%E7%94%9F%E7%B0%A1%E8%BF%B0-%E7%8E%8B%E6%9D%B1%E5%8E%9...

历史 > 中华民国史 >安徽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边  >  历史  >  中华民国史  > 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minguoshi/99588.html 安徽 所属分类: 中华民国史 发布时间:2019-05-22 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安庆,革命党人吴春阳(号旸谷)、韩衍、管鹏等欢欣鼓舞,立即在城内萍萃楼秘密集会,商议响应。当时,新军第三十一混成协各标营的中下级军官,有不少是革命党人。他们也都派代表前来参加会议,如六十一标代表柏玉田、张保德,六十二标代表阚鼎泰、李乾玉,测绘学堂代表胡万泰、刘松龄,陆军小学堂代表夏斌等。会议推胡万泰为临时总指挥,约定10月30日晚先由六十二标举火为号,六十一标和马炮营、工程营继起响应,先攻标本部,夺取子弹,再合力攻省城。         这时,安徽巡抚朱家宝惊恐万状,连夜召集文武要员开会,磋商防范革命党起义的办法。他感到安庆没有他可依恃的军队,便急电两江总督张人骏,调驻扎在浦口的张勋所部江防营来皖。同时,又想利用新军,特意提前发饷,每人发给七九步枪子弹五十粒。但是,他对新军总不放心,随后又下令将新军各标营的弹药一律收缴存库,并调二十三营(管带桂丹墀)开赴英山驻防,以分散新军的力量。当江防营两营抵达安庆时,朱家宝自认为有恃无恐,又拟下令解散省城新军。革命党人得知这个消息,便加紧筹备起义。正在紧要关头,胡万泰却畏葸潜逃,革命党人被迫改变了原定的起义计划。但是,新军六十二标一营排长李乾玉激于义愤,单独发难,10月31日率领所部新军袭击安庆城,不幸失败。         安庆新军的起义虽然遭受挫折,但是安庆的上游九江已经建立起革命军政府,下游淞沪各地也告光复。省内各州县民军风起云涌,高揭革命旗帜,朱家宝的命令已经不能出安庆城门。   ...

郑赞丞(1877—1914),安徽寿县人,广州新军起义。次年春同张汇滔再次赴广州参加起义

郑赞丞(1877~1914),名培育,字芳荪,霍邱城关人。他自幼好学,在霍邱书院读书时常独到东门外王家祠堂攻读,孜孜不倦。一次,在月考作文中诘难挟击清廷,有“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之句,因此而获罪。县衙欲拿办,幸友人报信,才逃到安庆,就读于安徽大学堂。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安徽留日学生陈独秀、潘赞化在安庆藏书楼召开演说会,抨击清政府与帝俄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郑赞丞在会上悲愤陈词。后来与陈独秀、潘赞化、柏文蔚等,在安庆组织青年励志学社。次年,帝俄在中国东北的驻兵违约不撤,励志学社组织社员进行军事操练,效仿东京留日学生抗俄义勇队,以效命疆场。两江总督侦知励志学社与东京抗俄义勇队有联系,密令皖抚缉拿为首人员,学社遂散,郑赞丞亦愤而退学,投身安徽武备练兵学堂,不久加入同盟会。 在反清斗争中,郑赞丞结识了宋教仁、陈英土、李烈钧等。他与李北申、彭卓甫为联系员,奔走各地,进行反清活动。他和倪映典介绍陈英士、夏次岩加入同盟会,还参加了熊成基马炮营、广州新军起义的活动。 清宣统三年(1911 年)4 月,郑赞丞受同盟会之命,赴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又奉命回皖,在寿县、霍邱、凤台一带组织力量,为创建淮上军奠定基础。同年10 月,寿县光复,淮上军总司令部成立,郑赞承是领导人之一。此后,他历任镇江军参谋长,民国政府参议和皖军副司令,安徽内务司司长。 民国2 年,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致电郑赞丞、孙少侯进京,企图网罗控制。孙少侯投袁,成为拥袁称帝的“六君子”之一,而郑赞丞拒绝前往。袁怀恨在心,企图杀害他。郑被迫改随母姓,更名魏慕陵,携眷潜沪。 宋教仁被暗杀后,孙中山在沪集会讨袁,召见郑赞丞、张汇滔,后郑出任国民党机关总部参谋长,随孙中山东渡日本。郑赞承去日本不久,因积劳成疾住进东京顺天堂医院诊治。他在弥留之际对亲友说:“未推翻袁氏,振兴中华,此乃终生之恨!”民国3 年(1914 年)9 月20 日,郑赞丞病逝。孙中山为之感叹:“似此等好同志竟得如此凶疾,实在可惜!” 来源:http://www.ah.xinhuanet.com/jg60nahp/2009-04/30/content_16397749.htm 【打印正文】 上一条:李让 [ 2013-11-13 ]郑赞丞(1877—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