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1919年2月南北和會1917年皖系軍閥段祺瑞藉口平息張勛復辟事件,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自居,聲稱民國元年(1912)成立的國會和通過的《約法》,已不再具有法律效力,悍然解散國會,廢除《約法》

南北和會 【南北和會】1917年皖系軍閥段祺瑞藉口平息張勛復辟事件,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自居,聲稱民國元年(1912)成立的國會和通過的《約法》,已不再具有法律效力,悍然解散國會,廢除《約法》,要成立新國會,並將總統黎元洪驅逐。孫中山舉起護法旗幟,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護法新政府,任大元帥職,開展護法運動,反對段祺瑞的獨斷專行。翌年,孫中山因受到桂系軍閥的排擠而去職,廣州護法軍政府變成了岑春煊、陸榮廷等把持的政權。南北繼續陷入分裂。1919年2月,北京政府總統徐世昌派出代表朱啟鈐,南方軍政府主席岑春煊派出代表唐紹儀,在上海舉行會議,商談南北和解,是謂南北和會。這次和會因遭到段祺瑞的反對,未能達成協定。 基本介紹 中文名:南北和會 地點:上海 相關人物:孫中山、段祺瑞等 結果:未能達成協定 別稱:南北和談 簡介 1922年的中國,北方先是第一次直奉大戰結束,奉軍慘敗退回東北。直系掌控北京政權,之後黎元洪被請回代行總統職權,國會重開。可內閣卻屢屢難產,或是任命的總理拒絕上任,如伍廷芳、唐紹儀;或是內閣被哄下台,如王寵惠組織的“好人內閣”。北京政壇上演著一幕幕“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鬧劇。 南方則是烽煙四起,廣東先是北伐軍挺進江西,後有陳炯明部兵變,孫中山被迫離開廣東,爾後又是劉震寰、沈鴻英等組成討賊軍與陳家軍在廣東激戰。四川則是熊克武派與劉湘派之間的軍閥內戰。廣西則為滇軍、桂軍的拉鋸。福建則由徐樹錚策劃兵變,成立“建國軍政制置府”,逼使李厚基下台。吳佩孚組織討逆軍進逼福建,徐樹錚離開福建,制置府垮台。湖南則上演著趙恆惕與譚延闓的權力角斗。一時間,南北兩地戰火沖天,政爭無窮,真可謂“城頭變幻大王旗”,此時的中國依舊是暗雲壓城。 歷史發展 脆弱的和平 1923年初,風向標似乎為之一變,南北各地的掌權者高談起了“和平、統一”。 1月4日,張紹曾內閣成立,此次內閣是黎元洪復職後的第一次正式組閣,也是自1917年國會解散以來眾、參兩院通過的唯一符合法理的內閣,張紹曾因而躊躇滿志,希望在他任期內實現全國統一,從而青史留名。 1月8日,他致電西南各省,主張“對內先謀事實上之協商,對外完成法律上之統一”,建議召集各省實力派、政黨領袖、在野名流在北京舉行“國事協商會”,協商和平統一問題。並派出大批代表分赴西南各省聯絡,還打算讓孫中山擔任全國鐵路督辦,以表善意。孫中山亦在眾參兩院通過張內閣案後,於1月3日寫信給張紹曾,提到“文自今夏直軍將士表示尊重護法以來,認為和平統一時機已至”,表示願意贊助和平統一,並派徐紹禎居中聯絡,商議和平統一方法。 此時,孫中山領導的討賊軍在廣東取得勝利,先後收復梧州、廣州等地,陳炯明部或潰退、或倒戈,陳炯明被迫退據惠州。廣東戰場上討賊軍的勝利使得北京張紹曾內閣更加重視與孫中山的協商。 1月25日,孫中山在上海寓所發表和平統一意見。次日,發表和平統一宣言,提議北方奉直皖三系及西南各省在統一未完成前劃境自守,互不侵犯,根據“化兵為工”原則,裁去全國現有兵額之一半。宣言一經發表,黎元洪、張紹曾、段祺瑞、張作霖、盧永祥紛紛通電錶示贊成,黎、張二人並準備派代表前往上海與孫中山商討和平統一的具體方法,但因1月26日廣州發生江防事變,滇桂軍與粵軍發生衝突,胡漢民、鄒魯逃往香港而終止出發。不過孫中山在回到廣州之後,仍然在2月24日發表通電,重申裁兵統一的主張,並於28日任命胡漢民、孫洪伊、汪精衛、徐謙為辦理和平統一事宜全權代表。 黎、張二人也作出回應,3月27日派丁槐以總統特使名義赴廣州慰問孫中山,4月7日又派王寵惠以內閣代表名義南下,與孫中山代表胡漢民、徐謙等進行和平統一問題的談判,胡等提出北京政府撒銷閩、粵兩省督理為南北統一的先決條件,孫洪伊還提出黎元洪下野的條件。然而4月16日,沈鴻英在吳佩孚的指使下進攻廣州,孫中山命駐滬和談代表向王寵惠表示強烈抗議,並於4月19日致電上海議和代表,提出北方如欲言和,應先罷免吳佩孚,否則和談可以終止。這一條件是張紹曾內閣根本不可能答應的,也不敢同意的。因而此次上海南北和會無疾而終。 當黎元洪仍夢想著“和平統一”時,曹錕已等得不耐煩了,欲儘早坐上總統的位子,於是“驅黎”的鬧劇上演了。 4月26日,馮玉祥等率軍官數十人向張紹曾內閣索餉,張內閣無奈於6月6日宣布總辭職。 6月7日,曹錕又唆使北京駐軍第九、第十一、第十三師和步軍統領、毅軍、警察廳等單位代表五百餘人前往總統府要求總統發放欠餉,並進一步讓馮玉祥等北京駐軍軍官總辭。黎擔心兵變,被迫離開北京,前往天津避難,途中受直系軍閥王承斌的脅迫,黎元洪不得不通電國會宣布辭職。 “驅黎”成功後,曹錕原打算召開國會選舉總統,不料國會議員紛紛離開北京,總統選舉無法進行。而全國各地也紛紛通電,聲討直系在“倒閣、驅黎”時採取的種種無恥手段,直系一時名聲掃地,狼狽不堪。為減輕來自各方的壓力,曹錕希望拉攏國民黨、西南諸省實權派和北方奉皖派系,緩和與他們之間的緊張氣氛。於是曹錕放出風聲,表示願與孫中山和談,通過孫洪伊、楊度與國民黨駐滬代表徐謙等人接觸,並於7月2日和19日先後致電孫中山,表示願意回響孫中山的倡議,召開南北和會,實行兵工政策。但孫中山此時已對“曹吳分離”已趨悲觀,因而不願與曹錕有任何瓜葛。 7月4日回信於徐謙,直言:“中國現局墮落,…乃革命不徹底之所致。……從今以後,…再從事於徹底之革命”。 7月9日,致電上海國民黨中央會議否認“孫曹攜手”,7月12日致電孫洪伊,對於曹錕希望會談一事持懷疑態度,表示不相信曹有和談之誠意。這一次的南北接洽又是無功而返。 淺議和會失敗之原因 1923年上海南北和會的失敗,確實令後人嘆息,如果歷史朝著和平統一方向發展呢?那結果……。但歷史不存在假設,存在即為合理,我們只能就有限的材料,對當事人所作所為做一些自認為客觀的評論。真相究竟是如此嗎?恐怕當局者也無法確切了解。 就黎元洪而言,作為直系捧出的總統,對於自己地位的不穩固,恐怕是不言自明的。欲做穩總統寶座,就需勢力的均衡,但奉系剛敗,與直系關係是勢同水火,再說黎作為湖北人,對於北方的事務也沒有多少發言權,但作為曾任南京臨時政府的副總統一職,又參加過武昌首義的黎元洪,與孫中山、老同盟會員的關係當然要比與奉、直更近一些。因而黎希望南北和會能夠成功,將孫派吸收入北京政府,以達到穩固其地位的勢力均衡。 張紹曾作為內閣總理,希望南北一統的心情更為迫切些。只有統一,政令才能順暢,只有統一,才能使其胸中乾坤得以施展。但張對於究竟是黎孫聯合,還是孫吳,亦或孫曹聯合併不太關心,作為吳佩孚的親家,他可能更希望是孫吳聯合。 吳佩孚作為直系的軍事強人,他更喜歡用“武力統一”,但他也明白武力統一的難度,不說西南諸省,單就北方的奉系而言,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因此他在孫中山寓居上海時,讓蕭耀南送10萬元接濟孫中山,並通過王寵惠與孫中山聯繫商討合作事宜。但作為一個武人,吳更看重軍事實力,而當時孫中山正避難上海,手中無一槍一卒,想必吳當時並不看好孫中山的前景,並且吳在直系中資歷並非最老,孫傳芳、齊燮元對其也不是很服貼,如與“老帥”曹錕決裂,吳只能號令手中十來萬兵力及河南一省,又如何因應奉皖兩系的打壓呢?何況吳對於孫的三民主義並無興趣,對於“兵工計畫”更是嗤之以鼻,雙方的信仰不同、實力不等,合作自是難以進行。 曹錕一直謀求總統之位,因而對於孫中山的人望頗為在意,也希望籠絡孫中山加入北京政府,“曹正孫副”之傳言,並非空穴來風,但對於孫中山提出的孫曹聯合的前提條件“曹吳分離”,他是有所顧忌的。曹作為直系的“老帥”,只是資歷老而已,作戰並不出眾,如無吳佩孚的軍事實力,面對奉系的強大軍事壓力,他是無法抵擋的,因而“曹吳分離”這個條件,曹是無法接受的。 孫中山對於和平統一有多方面的考量,一來是順應民間呼聲,如在復全國商聯會勸告裁兵書、復何東贊成召開南北領袖聯席會議電中(6),都表示贊成和平協商,共謀統一。另一重要考量則是避免陳炯明與直系聯手,黎張下台後,國民黨的南北和談代表仍與直系保持接觸,其目的就是謀求直系對孫陳之間的對抗保持中立,而曹錕也在電函中表示對廣東的內部事務不插手,以表對孫中山的誠意。另一目的則是試圖在黎張、吳、曹三方中選擇一方合作,不動兵戈而平天下。孫中山本質上是個理想主義者,能夠通過和談達成全國之統一,在他看來當然是最好的辦法。然而事與願違,黎、張和平有誠意,但無實力,自身尚在直系羽翼庇護之下,何來自主之權力?曹錕不願與吳分離,且驅黎、賄選,所作所為,名聲掃地,合作自是不可能的。吳迷信武力統一,對於與曹決裂不能下斷然之決心,孫吳的聯合只有破裂一途,即使這樣,孫中山也做過最後的努力,先後派徐紹禎、徐謙於1923年10月秘赴洛陽與吳佩孚接洽(8),但都以失敗告終。孫中山先生聯黎、聯曹、聯吳皆不可得,惟有實行北伐、革命救中國。 1923年10月,曹錕賄選總統,如願登上總統寶座,引來各方潮水般的抗議。爾後孫中山任命徐謙為馮軍慰問使,前往馮玉祥部聯絡反直事宜,改組國民黨,準備北伐;吳佩孚著手武力統一,江浙直皖軍閥磨擦不斷,第二次奉直大戰一觸即發。1923年的中國偶有和風細雨,但仍是陰雲密布。和平,對於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而言,依然是一個奢侈的名詞。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武皖:桐城派最后的军旅都履和先生 -------东北军6旅15旅长苏炳文、东北军53军长周福成、湘系73军长王東原、陈诚、张学良、74军长施中诚 湖北省安徽省秘书

武皖:桐城派最后的军旅文人都履和(1)--东北军6旅15旅长苏炳文、东北军53军长周福成、湘系73军长王東原、九战区六战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东北军统帅张学良、74军长施中诚 湖北省安徽省秘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TSBGcHQoY&list=UUgV4lgd_iskkpIsgj_2z50Q&index=2 武皖:桐城派最后的军旅文人都履和(1)--东北军6旅15旅长苏炳文、东北军53军长周福成、湘系73军长王東原、九战区六战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东北军统帅张学良、74军长施中诚 湖北省安徽省秘书 苏炳文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8F%E7%82%B3%E6%96%87/1682739 周福成53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1%A8%E7%A6%8F%E6%88%90/101456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8%87%E7%82%B3%E6%96%87 万福麟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7%E7%A6%8F%E9%BA%9F/11013428 於駟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E%E9%A9%B7%E5%85%B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8E%E9%A9%B7%E5%85%B4/10085257 國民革命軍第53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6%B0%91%E9%9D%A9%E5%91%BD%E5%86%9B%E7%AC%AC53%E5%86%9B 何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D%95%E9%8D%B5 浮生簡述(王東原將軍回憶錄)~絕版書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767667/ https://tw.bid.yahoo.com/item/%E6%B5%AE%E7%94%9F%E7%B0%A1%E8%BF%B0-%E7%8E%8B%E6%9D%B1%E5%8E%9

孙一中(1904—孙德清,安徽省寿县南门外孙一中随鲍刚到广州,在柏文蔚的驻粤皖军司令部当兵接任曹渊独立团一营营长南昌起义被柏任命为团长。原七十五团的廖运周

孙一中将星不落 发布时间:2015-07-17 作者: 时洪平 阅读次数:1623[字体:大 中 小] 孙一中是黄埔精英、北伐骁将,是南昌起义的主要将领,是红六军、红二军团、红三军的杰出将领,是和贺龙、周逸群一起开辟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为壮大红军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孙一中(1904——1932),曾化名孙德清,安徽省寿县南门外孙家老圩人。1904年,出生于寿县东津乡九里村。父孙行芳,晚清秀才,以教授私塾为生,母早卒。孙一中6岁起随父读私塾,10岁入小学。12岁时因父亲去世便辍学务农。 投身黄埔 英勇北伐 1923年春节后,孙一中随鲍刚到广州,在柏文蔚的驻粤皖军司令部当兵。从阅读报纸中,渐渐了解时事。后又接触了《三民主义》、《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革命道理。1924年春节前的一天,柏文蔚到司令部巡查,知道孙一中是寿县人,并与其父早年相识,谈话中动了故人之情,并勉励他说:“有机会我一定提拔你。”不久,黄埔军校创办,广州各军事单位均有保送名额。孙一中遂被保送进入黄埔军校,编在一期第三队。   孙一中生性忠厚老实,再加上朴素单纯的农民气质,在队里寡言少语,被别人“看起来像一位村姑”。刚入校时文化基础较差,但他肯于努力,所以军事操练和各种术科都能跟得上,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较缺乏。同期的老乡曹渊,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兄弟,总是抽出时间帮助他,孙一中更是尊他为良师益友。不久,周恩来到校任政治部主任,对一期学生的思想进步影响很大。毕业前,孙一中和曹渊加入了共产党。当时一期学生党员很少,周恩来极为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甚至连每个人的脾性都比较了解。一次,周恩来在学校里见到孙一中时,笑着对他说:“同志们都说你平时静若处子,但愿你在战场上动如脱兔。”   军校毕业后,孙一中到军校新编教导第一团学兵连任排长,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在淡水战役中作战勇猛,荣立战功。1925年10月,他又随部参加了二次东征,被提拔为第一军二师四团八连副连长。二次东征首战惠州,四团担任主攻,连续两天攻城失利,团长刘尧宸阵亡。周恩来在军事会议上提出网开一面、聚歼逃敌的作战计划,并指派蒋先云组织第四团以党、团员为骨干的奋勇队。孙一中自告奋勇,担任奋勇队小队长,和战友们在炮火掩护下用竹梯奋勇登城,号称天险的惠州终被攻克。二次东征胜利后,孙一中

郑赞丞(1877—1914),安徽寿县人,广州新军起义。次年春同张汇滔再次赴广州参加起义

郑赞丞(1877~1914),名培育,字芳荪,霍邱城关人。他自幼好学,在霍邱书院读书时常独到东门外王家祠堂攻读,孜孜不倦。一次,在月考作文中诘难挟击清廷,有“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之句,因此而获罪。县衙欲拿办,幸友人报信,才逃到安庆,就读于安徽大学堂。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安徽留日学生陈独秀、潘赞化在安庆藏书楼召开演说会,抨击清政府与帝俄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郑赞丞在会上悲愤陈词。后来与陈独秀、潘赞化、柏文蔚等,在安庆组织青年励志学社。次年,帝俄在中国东北的驻兵违约不撤,励志学社组织社员进行军事操练,效仿东京留日学生抗俄义勇队,以效命疆场。两江总督侦知励志学社与东京抗俄义勇队有联系,密令皖抚缉拿为首人员,学社遂散,郑赞丞亦愤而退学,投身安徽武备练兵学堂,不久加入同盟会。 在反清斗争中,郑赞丞结识了宋教仁、陈英土、李烈钧等。他与李北申、彭卓甫为联系员,奔走各地,进行反清活动。他和倪映典介绍陈英士、夏次岩加入同盟会,还参加了熊成基马炮营、广州新军起义的活动。 清宣统三年(1911 年)4 月,郑赞丞受同盟会之命,赴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又奉命回皖,在寿县、霍邱、凤台一带组织力量,为创建淮上军奠定基础。同年10 月,寿县光复,淮上军总司令部成立,郑赞承是领导人之一。此后,他历任镇江军参谋长,民国政府参议和皖军副司令,安徽内务司司长。 民国2 年,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致电郑赞丞、孙少侯进京,企图网罗控制。孙少侯投袁,成为拥袁称帝的“六君子”之一,而郑赞丞拒绝前往。袁怀恨在心,企图杀害他。郑被迫改随母姓,更名魏慕陵,携眷潜沪。 宋教仁被暗杀后,孙中山在沪集会讨袁,召见郑赞丞、张汇滔,后郑出任国民党机关总部参谋长,随孙中山东渡日本。郑赞承去日本不久,因积劳成疾住进东京顺天堂医院诊治。他在弥留之际对亲友说:“未推翻袁氏,振兴中华,此乃终生之恨!”民国3 年(1914 年)9 月20 日,郑赞丞病逝。孙中山为之感叹:“似此等好同志竟得如此凶疾,实在可惜!” 来源:http://www.ah.xinhuanet.com/jg60nahp/2009-04/30/content_16397749.htm 【打印正文】 上一条:李让 [ 2013-11-13 ]郑赞丞(1877—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