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李明揚(1891年-1978年11月17日),原名敏來、遜吾,曾用名李健,字師廣,安徽蕭縣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李明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李明揚 李明揚.jpg 李明揚(1891年-1978年11月17日),原名敏來、遜吾,曾用名李健,字師廣,安徽蕭縣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生平 李明揚早年肄業於陸軍第四中學。後前往國外留學,先後就讀於日本大森浩然軍事學社、德國柏林大學哲學系。 1915年歸國,任護國軍第二軍總司令部少將高級參謀、警衛團團長。1920年出任贛軍第一梯團司令。後在孫中山電召下前往廣東任建國贛軍司令。 北伐戰爭期間,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九師副師長兼二十六團團長。後升任第三十一軍中將副軍長、東路先遣軍司令。 1930年調往鎮江,出任江蘇省政府委員兼保安處處長。1932年被免職。 抗日戰爭期間,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一十七軍副軍長、第五戰區敵後游擊總司令,江蘇第九行政區督察專員,徐州防空司令兼蘇北第二游擊區、四游擊區總指揮官,魯蘇皖游擊總指揮等職。1943年起,歷任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長江下游挺進軍總司令兼江蘇特別行政區主任、第十戰區副司令兼江蘇省淮南行署主任、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等。黃橋戰役期間,李明揚、李長江擁兵自重,以近兩萬兵力對陣新四軍一個連但一槍未發,坐視國軍蘇魯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嫡系部隊被殲。 抗日戰爭結束後離開軍隊,在老友奚東曙邀請下投資上海揚子木材廠,後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1949年被李宗仁代總統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江蘇省人民政府委員兼農林廳長、華東行政委員會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團結委員等職。他還是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54年,他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9月,他出席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討論憲法草案,期間並發言[1]。 1978年11月17日,李明揚逝世。 參考文獻 李明揚. 新華網安徽頻道. 2009-04-10 [2011-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李明扬(1891~1978).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上海輕工業志). 李明扬简介. 江蘇民革. 張希坡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9.08: 657. ISBN 978-7-5098-0341-7. 分類:1891年出生1978年逝世李姓蕭縣人中華民國陸軍中將國民革命軍將領江蘇省政府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企業家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江蘇省人民政府委員江蘇省人民政府廳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導覽選單 沒有登入 討論 貢獻 建立帳號 登入 條目討論臺灣正體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搜尋 搜尋維基百科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近期變更 隨機條目 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 維基社群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知識問答 字詞轉換 IRC即時聊天 聯絡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靜態連結 頁面資訊 引用此頁面 維基數據項目 短網址 列印/匯出 下載為 PDF 可列印版 語言 新增連結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 16:24。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海子,原名查海生,出生於1964年3月24日,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人

  海子,原名查海生,出生於1964年3月24日,安徽省 懷寧縣 高河鎮 查灣村 人,從小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 北京大學 法律系,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在後來被稱為“北大三詩人”之一。1989年3月26日他在 山海關 卧軌自殺,年僅25歲。在他作為詩人的短暫的生命裏,海子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是他是中國上世紀8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書法作品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1]  

柏文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陈其美电促柏文蔚南下,主持长江流域的起义工作。同月22日,柏从东北到达上海。过了两天,黄兴也从香港抵沪。这时袁世凯指挥的北洋军队正在猛攻汉口

 柏文蔚自述 Paperback – Aug. 1 2011 https://www.amazon.ca/%E6%9F%8F%E6%96%87%E8%94%9A%E8%87%AA%E8%BF%B0-%E6%9F%8F%E6%96%87%E8%94%9A/dp/B0064YWVXA 论柏文蔚与孙中山的关系 http://www.cqvip.com/qk/83014x/199101/1002612834.html 柏文蔚研究会 https://www.baike.com/wiki/%E6%9F%8F%E6%96%87%E8%94%9A%E7%A0%94%E7%A9%B6%E4%BC%9A?view_id=76mirtg1v2g00 柏文蔚与安徽“二次革命” 民国了·安庆(3)柏文蔚造谣孙毓筠吸食鸦片,请总统让他当都督 原文網址: https://kknews.cc/history/53amzg8.html https://kknews.cc/history/53amzg8.html 柏文蔚与陈独秀、李大钊的交往 https://new.qq.com/omn/20200909/20200909A0KWZ400.html?pc 1920年4月,柏文蔚把这处房子提供给陈独秀居住,至1922年10月陈搬出,虽仅有短短两年多时间,但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的起点。“南陈北李”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两位代表性人物,在后浪推前浪的中国民主革命浪潮中,柏文蔚与他们风云际会,并结下深厚友情,携手奋斗,谱写了一段难忘的篇章 柏文蔚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在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与中国共产党的两位主要创始人“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并在民主革命的进程中与他们携手前行。 修葺一新的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原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大门 (资料图片) 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 柏文蔚(1876—1947),字烈武,安徽寿县人。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中国民主革命初期的重要军事将领及政治活动家。 柏文蔚于1900年入安徽武备学堂,1905年入江苏新军,在南京任第九镇三十三标二营管带,秘密加入同盟会,从此成为一名坚定的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党人。辛亥革命爆发后,任第一军军长等军职,立下军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5日授柏为陆军左将军加大将军衔。随后,中华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