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鲍刚(1897十八岁时与孙一中离家到上 海务工赴广州,在粤军许崇智部 当

鲍刚爱国反蒋 发布时间:2019-05-22 作者: 时洪平 阅读次数:1138[字体:大 中 小]   鲍刚早年从戎,后投身冯玉祥、方振武西北革命军, 参加过“五原誓师”、“二次北伐”,英勇善战,屡建战 功。抗战时期,他屡次受蒋排挤,仍以民族利益为重,率 部北上,英勇杀敌,参加过“台儿庄大战”和“武汉会战”, 是一位爱国反蒋的革命将领。   鲍刚(1897——1940)谱名鲍汝刚,号纪三,安徽寿县城南 高家庄人。幼年家贫,从事耕牧。十四岁许,始得亲友帮助,就 读于私塾。高家庄位于瓦埠湖边,涝灾频仍,加之辛亥革命后军 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迫于生计,十八岁时与孙一中离家到上 海务工。   北伐屡建奇功   两年后(1917 年)鲍刚和孙一中同赴广州,在粤军许崇智部 当兵,后又投入冯玉祥西北军方振武部,因勇敢善战,屡著战功, 升任营长。   1924 年 10 月“北京政变”后,冯玉祥部改成国民军。1026 年4 月国民军撤出北京,方振武率国民军第五军退守口北。吴佩孚、张作霖以 50 万之众,包围南口。国民军第五军在兵力悬殊、饷械无继的困境下,苦苦坚持 3 个多月,被迫向绥远撤退。经过这些 战斗,鲍刚益受方振武器重,由营长升任二旅一团团长,旋又升 任一旅旅长。   1926 年 9 月 17 日,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后,国民军东出潼 关,配合北伐。鲍部曾先后攻克同州;以一个旅击 溃敌 4 万之众,攻占磁 涧;由登封小道奇袭密 县;协同北伐军攻克郑 州,6 月 1 日与北伐军在 郑州会师。不久,鲍刚奉方振武之命,率部进入河南邓县、南阳和湖北河口、襄阳、樊城 等地。   济南重创日寇   1928 年春,“二次北伐”后,方振武部被蒋改编为第一集团 军第四军团,方任军团总指挥,鲍任该军团九十一师师长。5 月初, 北伐军进抵济南后,驻济南日军蓄谋制造了“五三”惨案。惨案 发生时,司令部就设在城内的一条大街上,日军在对面“亨得利 钟表店”大楼上架起重机枪,封锁了司令部的大门。鲍刚挺身而 出集合全体官兵说:“你要当狗熊,敌人就要称英雄;你要当英 雄,敌人就成了狗熊。走,跟我冲,要是你们少一根汗毛,我赔 一条大腿。”随即率部奋勇出击,自己带头冲杀,终于杀出一条 血路,占领了有利地形。这大出日军意料,日军措手不及,吓得 抬起机枪翻房逃跑了。正当鲍刚率部乘胜追击日寇时,由于蒋介 石奉行对日妥协政策,命令他速渡黄河,继续北伐。鲍刚激愤地 说:“日寇如此欺人,不同他们打,实在可耻。”是年冬,鲍刚 在德州附近收编了鲁军两个师,进驻惠民。   芜湖密谋反蒋   1929 年 1 月,蒋介石以“编遣”为名,行削弱异己之实,把 方部第四军团缩编为四十四、四十五两个师,四十四师师长阮玄 武,四十五师师长方振武。四十五师辖一三三、一三四、一三五 共三个旅,一三三旅旅长高桂滋,一三五旅旅长王占林(辖王中 孚二六九团、刘子彬二七〇团),鲍刚任副师长兼一三四旅旅长,辖乔明礼的二六七团及二六八团。 不久,蒋介石委任方振武接替陈调元任安徽省政府主席。方   接任后即向蒋介石要求,把此前在“讨冯”战争中调往河南许昌 的四十五师调回安徽,蒋同意了。四十五师调回安徽后,分驻安 庆、大通、芜湖等地。 这年 9 月,方振武在南京被蒋介石扣押。鲍刚在芜湖召集方 部驻皖团以上军官秘密开会,酝酿起兵反蒋。鲍说:“方振武是 我们多年的上司,安徽老百姓都很拥护他。他现在被蒋介石扣押 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大家一致表示,如果蒋介石继续扣押方, 就要和他打。鲍当即命大家回去秘密准备,待命行动。   公开起兵前,鲍刚秘密到二六七团,命该团由大通开往南陵。 另派廖运周(中共地下党员)侦查芜湖蒋系驻军情况,并通知二 七〇团团长刘子彬准备行动。廖回南陵后,鲍刚与廖等人拟定了 行动计划。派两个团与 10 月 8 日晚快速行军到达芜湖,向韩德勤 的新三旅发起进攻,经一夜激战,缴获了韩部许多枪支。蒋介石 十分震怒,立即派部队和军舰前往增援。次日,鲍刚率部队退至 屯溪、休宁一带,当地各界热烈欢迎,挽留鲍部驻扎,并为部队 赶制冬衣。随后,鲍又派廖运周到上海联系获取电台。   10 月,蒋派大军向屯溪进攻。由于众寡悬殊,鲍部不支,反 蒋遂告失败。屯溪商会会长鲍某,将鲍刚秘密送至上海。鲍刚到 沪后,住法租界同庆里,用药把右脸颊上的黑痣除去,化装后, 由廖运周护送,乘日轮抵达天津。   卷入中原大战   1930 年 1 月,冯玉祥召见鲍刚,夸鲍敢于反蒋,是好样的。并对鲍说:“你快去找你的老部下,成立队伍。我们还要倒蒋抗 日。”鲍即派人到河北、江苏、安徽等地,找到王占林、刘子彬、 乔明礼、余亚农等人,组建了一个旅,任王占林为旅长。4 月 1 日,阎锡山与冯玉祥分别在太原、潼关就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和副 总司令,宣布讨蒋。任鹿钟麟为前敌总指挥,进驻郑州,部署军 事。5 月 1 日,阎、冯会与新乡,3 日抵郑州,4 日召开军事会议, 研究作战方略和具体部署。11 日起,双方开始大规模地交火,蒋、 冯、阎中原大战爆发。   鲍刚曾与 5 月初,率廖运周、高袭明(中共地下党员)、刘 子彬、余亚农等人,到郑州见冯玉祥。冯委任鲍刚为独立第二师 师长,兼黄河河防司令,师部驻彰德。   鲍刚到彰德后召集旧部,委任王中孚为一团团长,乔明礼为 二团团长,王敦信为三团团长。当时官多兵少,只得到处招募。 后冯玉祥拨来 3000 新兵,鲍又派廖运周到开封找鹿钟麟领取了2000 支枪,部队才像个样子。二师于 9 月退至获嘉县。10 月,阎、 冯倒蒋失败,鲍刚率部随冯玉祥退到山西晋城。时已入冬,部队 仍无棉衣,更无薪饷,军心涣散,逃亡很多,冯又拨来 2 团人补 充鲍师。后二师进驻翼城。   冯玉祥倒蒋失败,所部先后被蒋介石收编。宋哲元派阮玄武 动员鲍刚接受宋的改编,把二师编为宋部二十九军的一个师,鲍 仍任师长。鲍坚决不干,并构筑工事,以防宋军进攻逼降,受到 冯玉祥的称赞,说:“鲍刚不降蒋,有骨气,是英雄。”经冯与 阎锡山接洽,鲍刚、张人杰两部开驻介休、孝义两地。此时,冯 玉祥偕夫人李德全在汾阳隐居。   治军身体力行   鲍刚于 1931 年率部抵达介休、孝义后,成为蒋、冯、阎三不管的队伍,饷械十分困难,官兵每人每天只有 2 斤小米,每月只有 1 块银元的菜金,其他需用一概无着。这时鲍刚毅然决定,倾 家中之积蓄以助军饷。为解决枪支不足问题,部队又成立了修械 所,用铁轨打大刀、造火枪。造出来的枪支外表虽好看,但技术 还不怎么过关,打一发子弹就要卡壳。这期间,冯夫人李德全曾 携子冯洪国两次到部队慰问,发给官兵每人一条毛巾。   鲍刚治军甚严,在旧军队中军纪是很好的。他常说,军纪是军队 的命脉,无论处境怎样困难,军纪必须维持,扰民的事万万不可做。有 一次,部队退至绥远,一个士兵吃了人家的西瓜没给钱,老百姓向他 告状,他从严惩处了这个士兵。并重申,今后如再发现扰民或克扣伙 食费、吃空名的,一经査明, 立即枪毙。对部队的教育和训练, 他也 十分注意。冯玉祥提出“九.一七”新生命,即:戒烟酒嫖赌,去 骄惰奢侈,保卫国家,爱护百姓等,他在部队认真贯彻实行,揭露新军 阀的罪恶,宣传反蒋抗日。晩间,官兵都要读书、写字。每天早晨出 操、跑步、练刺杀,一天训练达 8 小时。他还规定连、营长定期考 试,必须会三大件:杠子、大刀、拳术。   作为一师之长, 鲍刚对自己要求也很严,事事身体力行。白天 带头操练,夜晩查岗哨。一天深夜,他身穿便服,到介休东门要出城, 哨兵不开城门。他说:“我是师长!”哨兵说:“师长也不行!”对 此他不仅不生气,后来还表扬了这个士兵。他对团、营长也是这样 要求的。   当时,他的师部里有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参谋,后升任营长)、 高袭明(参谋)、朱大鹏(参谋)、王子健(懋坚)、余恩沛、范静轩、武轩之、张慕韩及军官队队长(姓名失记)等人, 连排长中也有共产 党员,他对共产党持同情保护态度。一次, 太原国民党特务机关査 出在孝义散发的传单上, 有中共地下党员朱大鹏的名字,他即请副 师长送给朱 50 块银元,让朱离去。   率部北上抗日   1032 年 10 月,方振武到介休找鲍刚、张人杰商量,决定组织抗 日救国军。12 月 25 日, 在介休举行了抗日救国军誓师大会,除方部 之外,还有当地机关、学校等各界人士参加,共约 2 万人。方振武在 会上讲活,慷慨激昂,表示决心率部北上抗日。这天大雪纷飞,寒风刺 骨,但会场气氛庄严热烈,热血在人们心中沸腾。 誓师的次日,部队分两个梯队出发,经平遥、襄垣、黎城,出东阳 关、涉县、武安,沿平汉线西侧向张家口进军。方振武率王中孚第 一团为第一梯队,沿途动员群众参军(主要是青年学生),王中孚团扩 编为师。鲍刚率乔明礼第二团为第二梯队。后该团扩编为旅,刘子 彬接任二团团长;辛少亭、李家淳、廖运周等部扩编为七、八、 九团。   当二梯队抵达襄垣时,阎锡山打电话给鲍说,何应钦有令,不准 鲍部离开山西。 同时蒋介石的第九师也到武安堵击。鲍刚在襄垣 进退两难。鲍方多方活动联系,10 天后才将部队秘密集中到东阳 关,遂以一部佯攻武安,主力急行军占领沙河县车站,截断了平汉铁 路。蒋的第九师惊慌失措,急由武安调头向沙河进攻。但鲍部已于 夜间向太行山边转移,昼伏夜行,继续向石家庄以西急进,经阜平、灵 寿到达涞源县。  这一时期情况十分复杂,鲍刚因两次被围无人营救,加以有人离间,因而与方振武有隙。1933 年 8 月, 冯玉祥、方振武失败 后, 鲍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暗中靠拢阎锡山,被编为晋军第四十 六独立旅。后来,他曾多次拜访冯玉祥,知道其中的一些误会, 深感内疚。承认自己在抗日同盟军中时期的失误,反映出他的宽 广胸怀和高风亮节。   屡次遭蒋排挤   1933 年鲍旅开驻河南卢氏县, 划归河南省主席刘峙指挥。 鲍 部经过两次整顿补充,到军校受训的营连长也陆续回队, 鲍即按正 规军的方法加强了部队训练,整肃了军纪。刘峙亲莅点验,表示满 意,对鲍也颇为信任,为其补充了经费和武器装备。鲍也要求刘多派 青年军官来。1937 年上半年,鲍旅开至南阳地区整训。不久,“芦 沟桥事变”发生,抗战全面爆发。汤恩伯十三军与日军战于南口, 国 防部命鲍旅速开南口,归汤指挥。鲍部开到彭德时,十三军已先退 此整补。汤以鲍旅官兵精壮、士气旺盛,但武器太差为借口,拟将 该旅分散编入汤部八十九师,鲍刚任副师长,旅部及编余军官组成 教导团。显然,汤要吃掉四十六旅, 扩充自己的实力,引起全旅官 兵强烈不满。鲍一面组织人向刘峙及何应钦、张治中请愿,要求全 旅到前线抗日; 一面对汤表示服从,但佯言下面反对,自己无力控 制,借口忧急成疾,住进了医院。汤即命解除了该旅武装。在这紧 急时刻, 忽接到刘峙来电,言保定失守,我军撤退到石家庄,着鲍旅 火速开往正定构筑阵地,阻击敌军,掩护大军转移,汤恩伯不得不把 收繳的枪支退还鲍旅 。   四十六旅到达正定后,归商震指挥。商把自己的部队部署在正 定城核心防御阵地,令鲍部前出大沙河,部署在长寿、新安之线的前沿阵地。正定背靠滹沱河,前后方交通全靠铁路桥。10 月初 日军南犯,遭到廖运周团顽强抵抗,正面进攻 5 日未得逞,又向我右 后方迂回。商令廖团转移到城东南小林湾村占领阵地,令辛少亭团 入城增援。第 7 天,敌猛攻正定城,商令他的守城部队撤到滹沱河 南岸,城内只留辛团和四十六旅旅部。敌炮摧毁了东北角城墙,同 时以数十辆坦克进攻小林湾村阵地,战斗十分激烈,双方展开肉搏, 伤亡慘重。但我阵地并未动摇。次日,日军突进城内,坦克也冲进小 林湾村。辛团抢占了制高点,廖团登上房顶掷手榴弹和浇上汽油、 点着火的棉被, 炸、烧敌人的坦克,进行英勇抗击。黄昏,商令鲍部 渡河向石家庄转移,因铁桥已被商下令破坏,只得泅渡,加之天黑, 人马沉溺死伤者甚多,有的绕道灵寿境内才过了河。第十天在石家 庄收容失散的队伍,鲍部仅剩 1800 多人,还有 300 名牵着牲口一直 跟着给部队送饭、带路、抬伤病员的青年男女。当部队撤退时,这 些青年的父母拉着官兵的手跪在地上, 哭着要求把他们的孩子带 去, 以免惨遭日寇的杀害。哭者呼天呛地,闻者肝胆欲裂,青年们也 都不愿意离开部队。   鲍部在石家庄集结后, 旅参谋长吴实明电告南京: “鲍刚部 固守正定完成任务,而伤亡殆尽”。但不久却接到军政部电令:“该 旅既已伤亡殆尽,立即停发经费”。正定激战,商震在石家庄率两军 一师,不仅不派兵配合鲍部,连炮火也不支援,却全师而还,退避河 南。鲍刚率部守城有功,倒落得这个下场,这对他的思想是一次沉重 打击。   坚持合作抗日   10 月下旬,鲍旅奉刘峙命令,退往武安、涉县休整待命, 沿途收容国民党溃散官兵千余名。由于蒋介石消极抗日,当时很多国民 党军队畏敌如虎,蜂拥后撤。鲍刚见此情景,极为愤怒地说:“我们 不走了!让路给他们逃命吧!”有时遇到敌机俯冲扫射, 一些学生 军官躲到田里不敢走,鲍对他们说:“飞机有啥可怕。你的校长(指 介石)呢”?他镇定自若的态度,感染了全旅官兵。   阎锡山要四十六旅扼守东阳关,加紧构筑阵地。鲍即命把东阳 关到响堂铺的道路全部破坏,深沟高垒,断绝交通,受阎的嘉奖。后 太原吃紧,汤恩伯奉命前往增援,途经东阳关时见道路不通,便破 口大骂,并欲将鲍部仍划归他指挥。   在鲍部到达东阳关之前, 八路军先遣分队和工作队已进驻黎 城、东阳关等地。鲍部到达后, 他们便主动和鲍旅廖团联系, 到 旅部开座谈会、联欢会,帮助筹饷,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当时四十六旅的中共地下党员有廖运周、廖宜民、廖继绍、杨世 忠、张察恩、李树荣、张铭山等同志,还有一些同情共产党的官兵, 如鲍允超、戴汝昌、孙寿堂、闵金锡、刘顺亭等,他们和八路军来 往较多。有的人便向鲍刚告状, 鲍说:“你们同八路军开联欢会, 不是比他们接触更多吗?现在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为什么要破 坏团结呢?”   不久,孙殿英、靖仁秋(大康)参加阎锡山召开的军事会议,途 经鲍处,鲍、孙、靖、廖等座谈团结抗日大计。他们走后,鲍刚前 往八路军驻地参加一个会议,见到了前来参加座谈的朱德总司令, 他报告了正定作战经过,受到朱德总司令的赞许。岂料这件事后来 竟成了汤恩伯等辈陷害鲍的导火线。   12 月 23 日,洛阳战区电令鲍部开赴河南焦作,整编为一一〇 师(补充第二师),鲍刚调任十三军副军长。1938 年元旦, 一一〇 师召开成立大会,张轸就任该师师长。几个月后由汤恩伯的亲信吴绍周接任。鲍旅编为该师三二八旅,旅长辛少亭,辖廖运周、鲍汝 礼两个团。   是年 3 月,鲍刚调任汤恩伯三十一集团军高參,参加台儿庄会 战。汤派他去十三军视察战况,他来到第一线阵地观察,炮弹不断 落在身前身后,他依旧泰然自若,全然不顾。武汉会战时,鲍刚随汤 部开赴江西、湖南参战,后调任湖南战区后勤部司令。次年 8 月, 汤任命鲍刚为鄂豫皖边区总指挥。   鄂 豫 皖 边 区 总指挥部辖洪显 成( 黄埔一期,当 过蒋的侍从)、黄 泳赞( 黄埔三期, 当过汤的副官长) 等四个支队,后扩 编为旅。鲍刚到任 后,采用游击战术,化整为零,避强攻弱,迭挫日寇。他注意军纪, 爱护百姓,颇受当地群众欢迎,因此队伍发展很快,后来达四、五 万之众。此后,这支部队武器装备主要靠截击日军补充,屡打胜 仗。   不幸遭蒋暗算   鲍治军一向很严,但语多刻薄,伤人感情。这就引起了一些人 的嫉恨。有些旅、团长写信给蒋介石和汤恩伯,诬陷鲍刚军阀成性, 谩骂领袖,并说他怀有野心,勾结新四军,要求派员接替他的职务。 汤恩伯早有此心,于是假惺惺地征询鲍的意见,调任高参,免去了他的职务。鲍表示服从命令,但内心很不舒畅。 接替鲍刚职务的是陈某。陈到达湖北随县一个深山里时,邀鲍   前往商谈交接事宣。陈表面上对他热情接待,大加吹捧, 暗中却派 人侦察他的言行。偏偏在这个时候,鲍写信给其旧部,勉励他们要 奋勇杀敌,不要只求保存实力,并对调任高参一事流露了不满情 结。信中还说到, 他在山西就认识朱徳总司令,对八路军打胜仗 感到高兴、钦佩,看到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感到伤心、无助等等。 这件事被陈査知,陈即密报蒋、汤,蒋密电“伺机处置” 。于是 他们开始阴谋策划,必欲置鲍刚于死地。   1940 年 3 月间,蒋介石派鲍刚到前线督战。陈设宴为鲍刚饯行, 并特地找了几个军、师长陪他打了一夜麻将。次日一早,陈为他准 备了一付担架,派一连人护送。上路后, 一排人在前,两排人在后, 均距鲍的担架约半里之遥,鲍身边仅有几个随从人员跟着。由于一 夜未眠, 鲍疲乏已极, 一上担架即沉沉睡去。离开陈的驻地约有 二、三里,鲍刚一行人进入一处三面环山、中间仅有一条山间小道 的险要地带。山道口设有一个小茶棚, 里面有几个身穿国民党军 服, 却没带帽徽、臂章的人,架着一挺机枪。当随从人员发现后, 刚要跑上前去询问时,罪恶的枪声响了,鲍和随从人员立即倒在血 泊之中。只有一个随从李克绪(解放后在郑州工作)落在后边, 听 到枪声响后,立即滚到山沟旁的高梁地里,幸免于难,其余人员 全部罹难。一颗爱国将星就这样陨落了,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而深 深怀念他。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武皖:桐城派最后的军旅都履和先生 -------东北军6旅15旅长苏炳文、东北军53军长周福成、湘系73军长王東原、陈诚、张学良、74军长施中诚 湖北省安徽省秘书

武皖:桐城派最后的军旅文人都履和(1)--东北军6旅15旅长苏炳文、东北军53军长周福成、湘系73军长王東原、九战区六战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东北军统帅张学良、74军长施中诚 湖北省安徽省秘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TSBGcHQoY&list=UUgV4lgd_iskkpIsgj_2z50Q&index=2 武皖:桐城派最后的军旅文人都履和(1)--东北军6旅15旅长苏炳文、东北军53军长周福成、湘系73军长王東原、九战区六战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东北军统帅张学良、74军长施中诚 湖北省安徽省秘书 苏炳文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8F%E7%82%B3%E6%96%87/1682739 周福成53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1%A8%E7%A6%8F%E6%88%90/101456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8%87%E7%82%B3%E6%96%87 万福麟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7%E7%A6%8F%E9%BA%9F/11013428 於駟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E%E9%A9%B7%E5%85%B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8E%E9%A9%B7%E5%85%B4/10085257 國民革命軍第53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6%B0%91%E9%9D%A9%E5%91%BD%E5%86%9B%E7%AC%AC53%E5%86%9B 何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D%95%E9%8D%B5 浮生簡述(王東原將軍回憶錄)~絕版書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767667/ https://tw.bid.yahoo.com/item/%E6%B5%AE%E7%94%9F%E7%B0%A1%E8%BF%B0-%E7%8E%8B%E6%9D%B1%E5%8E%9

孙一中(1904—孙德清,安徽省寿县南门外孙一中随鲍刚到广州,在柏文蔚的驻粤皖军司令部当兵接任曹渊独立团一营营长南昌起义被柏任命为团长。原七十五团的廖运周

孙一中将星不落 发布时间:2015-07-17 作者: 时洪平 阅读次数:1623[字体:大 中 小] 孙一中是黄埔精英、北伐骁将,是南昌起义的主要将领,是红六军、红二军团、红三军的杰出将领,是和贺龙、周逸群一起开辟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为壮大红军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孙一中(1904——1932),曾化名孙德清,安徽省寿县南门外孙家老圩人。1904年,出生于寿县东津乡九里村。父孙行芳,晚清秀才,以教授私塾为生,母早卒。孙一中6岁起随父读私塾,10岁入小学。12岁时因父亲去世便辍学务农。 投身黄埔 英勇北伐 1923年春节后,孙一中随鲍刚到广州,在柏文蔚的驻粤皖军司令部当兵。从阅读报纸中,渐渐了解时事。后又接触了《三民主义》、《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革命道理。1924年春节前的一天,柏文蔚到司令部巡查,知道孙一中是寿县人,并与其父早年相识,谈话中动了故人之情,并勉励他说:“有机会我一定提拔你。”不久,黄埔军校创办,广州各军事单位均有保送名额。孙一中遂被保送进入黄埔军校,编在一期第三队。   孙一中生性忠厚老实,再加上朴素单纯的农民气质,在队里寡言少语,被别人“看起来像一位村姑”。刚入校时文化基础较差,但他肯于努力,所以军事操练和各种术科都能跟得上,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较缺乏。同期的老乡曹渊,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兄弟,总是抽出时间帮助他,孙一中更是尊他为良师益友。不久,周恩来到校任政治部主任,对一期学生的思想进步影响很大。毕业前,孙一中和曹渊加入了共产党。当时一期学生党员很少,周恩来极为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甚至连每个人的脾性都比较了解。一次,周恩来在学校里见到孙一中时,笑着对他说:“同志们都说你平时静若处子,但愿你在战场上动如脱兔。”   军校毕业后,孙一中到军校新编教导第一团学兵连任排长,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在淡水战役中作战勇猛,荣立战功。1925年10月,他又随部参加了二次东征,被提拔为第一军二师四团八连副连长。二次东征首战惠州,四团担任主攻,连续两天攻城失利,团长刘尧宸阵亡。周恩来在军事会议上提出网开一面、聚歼逃敌的作战计划,并指派蒋先云组织第四团以党、团员为骨干的奋勇队。孙一中自告奋勇,担任奋勇队小队长,和战友们在炮火掩护下用竹梯奋勇登城,号称天险的惠州终被攻克。二次东征胜利后,孙一中

郑赞丞(1877—1914),安徽寿县人,广州新军起义。次年春同张汇滔再次赴广州参加起义

郑赞丞(1877~1914),名培育,字芳荪,霍邱城关人。他自幼好学,在霍邱书院读书时常独到东门外王家祠堂攻读,孜孜不倦。一次,在月考作文中诘难挟击清廷,有“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之句,因此而获罪。县衙欲拿办,幸友人报信,才逃到安庆,就读于安徽大学堂。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安徽留日学生陈独秀、潘赞化在安庆藏书楼召开演说会,抨击清政府与帝俄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郑赞丞在会上悲愤陈词。后来与陈独秀、潘赞化、柏文蔚等,在安庆组织青年励志学社。次年,帝俄在中国东北的驻兵违约不撤,励志学社组织社员进行军事操练,效仿东京留日学生抗俄义勇队,以效命疆场。两江总督侦知励志学社与东京抗俄义勇队有联系,密令皖抚缉拿为首人员,学社遂散,郑赞丞亦愤而退学,投身安徽武备练兵学堂,不久加入同盟会。 在反清斗争中,郑赞丞结识了宋教仁、陈英土、李烈钧等。他与李北申、彭卓甫为联系员,奔走各地,进行反清活动。他和倪映典介绍陈英士、夏次岩加入同盟会,还参加了熊成基马炮营、广州新军起义的活动。 清宣统三年(1911 年)4 月,郑赞丞受同盟会之命,赴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又奉命回皖,在寿县、霍邱、凤台一带组织力量,为创建淮上军奠定基础。同年10 月,寿县光复,淮上军总司令部成立,郑赞承是领导人之一。此后,他历任镇江军参谋长,民国政府参议和皖军副司令,安徽内务司司长。 民国2 年,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致电郑赞丞、孙少侯进京,企图网罗控制。孙少侯投袁,成为拥袁称帝的“六君子”之一,而郑赞丞拒绝前往。袁怀恨在心,企图杀害他。郑被迫改随母姓,更名魏慕陵,携眷潜沪。 宋教仁被暗杀后,孙中山在沪集会讨袁,召见郑赞丞、张汇滔,后郑出任国民党机关总部参谋长,随孙中山东渡日本。郑赞承去日本不久,因积劳成疾住进东京顺天堂医院诊治。他在弥留之际对亲友说:“未推翻袁氏,振兴中华,此乃终生之恨!”民国3 年(1914 年)9 月20 日,郑赞丞病逝。孙中山为之感叹:“似此等好同志竟得如此凶疾,实在可惜!” 来源:http://www.ah.xinhuanet.com/jg60nahp/2009-04/30/content_16397749.htm 【打印正文】 上一条:李让 [ 2013-11-13 ]郑赞丞(1877—1914),